附录一:本系列文章的意义
中美对比系列文章,对比的不是中国政府比美国政府的税率高多少,比的不是中国老百姓比美国老百姓收入少多少,比的是厂家在中国卖一辆车比在美国卖一辆车多挣了多少钱。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略低于美国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在同样的税率下,为什么国内的汽车指导价竟然高于美版?答案就是部分外国厂商通过“品牌影响力”、通过“国内消费者的盲目信任”、通过“简配加价”的办法,在中国这个汽车消费观尚不成熟的市场获取了额外的利润。本系列文章意义就是要把企业的这种行为揭露出来,让更多的消费者看到国内车价高企的表面之下,部分外国车企的对中国消费者的态度到底是什么。
附录二:关于优惠和厂家指导价
实际上,所有品牌的车辆上市以后在美国市场都有优惠,但是各地的优惠不同。国内车型也有优惠,并且各地也不相同。读者在买车的时候如果参考本文的价格,可以把所在地4S店的实际价格和本文美版折算后价格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实际成交价的折扣率低于美版折算后价格乘以相同的折扣率,那么就说明自己选择的车型不存在“歧视性高定价”。
举例1:某车型A,国内厂家指导价100万元,4S店优惠后价格90万元,美版折算后价格80万元,因为4S店价格高于美版折算后价格,说明车型A存在“歧视性定价”,建议消费者更换车型。
举例2:某车型B,国内厂家指导价20万元,4S店优惠后价格18万元,美版折算后价格19万元,因为4S店价格低于美版折算后价格,说明车型B价格合适,可以购买。
附录三:关于税的说明
本文中,美版车型“税后价格”,指的是“美版车型厂家指导价+国内关税+国内汽车消费税+国内增值税”(不包括购置税)。如此计算的原因在于:美版车型厂家指导价,已经包括“生产商利润”、“经销商利润”这两块。国内厂家指导价,则包括“生产商利润”、“经销商利润”、“国内税费”这三块。两者相比,国内多了“国内税费”这一块。考虑到“国内税费”是硬成本,不会成为经销商的利润,因此,本系列文章中,所有的美版车型价格,都增加了国内的税费。
美版车型“税后价格”如果比国内指导价高,那么说明经销商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反之,如果美版车型“折算后价格”如果比国内指导价差距不大,则说明经销商比较厚道。
至于购置税,由于美国买车以后,也要支付车款10%左右的增值税,与国内10%的车辆购置税基本相同,因此两者相抵,就不再计算了。
云生说车,自2014年创立以来,专注于中美汽车差异对比,累计对比各类车型250余款,涵盖从经济到豪华、从小型到大型、从小众到主流的各个车型。我们不用酷炫的图片和视频,只专注于冷静客观的参数分析,为读者带来高质量、高参考价值的汽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