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聲2021年3月6日】(編譯:赵子馨) 莧菜也叫長壽菜,最早它是一種野菜,和其它野菜一樣,自然鮮香而物美價廉倍受人們的喜愛。有話說:“六月莧,當雞蛋,七月莧,金不換”就是對莧菜絕佳的讚美,誇它六月份的營養價值同雞蛋無異,七月份採收的品質給金子也不交換,可見人們對營養豐富的莧菜有多麼的喜愛。
莧菜的營養價值莧菜有分紅莧菜、綠莧菜等品種,莧菜是一種高纖低脂、低熱量的蔬菜。莧菜中含有豐富的鈣、鐵、磷等礦物成分,每百克中的含鐵高達2.9毫克,比以高鐵含量著稱的菠菜還要多上一倍!鈣更堪稱是鮮蔬之最的178毫克的水平。同時,莧菜中還有63毫克的磷以及鉀、鋅、銅和錳等。維生素C的含量在常見綠色蔬菜中也屬於佼佼者,有28毫克之多;124微克的維生素A,以及1.5毫克的維生素E。莧菜中也含有維生素B族,以及核黃素、尼克酸、硫胺素等,胡蘿蔔素則是茄果類的兩倍還要多。除此之外,莧菜還具有比其他蔬菜更優異之處,即可食用部分不含草酸,而利於人們對營養成分的吸收。
莧菜(圖片:foxmachia/Flickr)在醫藥功效的研究中,莧菜也越來越被重視。它的葉、種子和根均可藥用,性涼味甘、入大、小腸經,能清熱解毒、利尿除濕、通利大便。據《中藥大辭典》記載,莧菜“清熱利竅,可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在民間也視莧菜為補血佳蔬。
台灣衛福部建議,成人每天鐵質攝取量,女生為15毫克、男生10毫克。人體若缺乏鐵質,容易頭暈、疲勞、體力變差等癥狀,紅莧菜是素食者補鐵的好食材。
莧菜的種植莧菜的種植時間一般在春季,在3-8月都可以種植。其種植後大約一個月左右即可採收。莧菜喜溫、耐熱、耐濕、且喜肥,但不耐澇。溫度不低於10°C就可以生長,低於10°C生長會緩慢,在20°C-30°C生長是最佳。種植在自家小院里很簡單,而且種上一季可以吃上一夏天,這裡一起分享沒有小院,在自家陽台栽種紅莧菜的經驗。
容器:可以準備大一些的泡沫箱或者塑料箱,在箱子的底部和四周打上一些小的排水孔 ,蔬菜種植需保持濕潤但底部不可積水。在箱中放入的土中要加入雞糞或者牛羊糞等有機肥做底肥,鋪好底肥後上面再鋪一些土(種植土最好)之後,澆透水。
紅莧菜種植 (圖片:Quadell/WikimediaCommons,CC BY-SA 3.0)播種:紅莧菜的種子很小,像芝麻粒大小,待土壤濕透後就可以播種,可以撒播或點播。建議點播方式比較好,用個工具在土壤上扎一些2-3厘米的小洞,每個洞里播入2-3粒種子,全部播種好後,在整個表面撒上一層薄土,整平。
生長:通常在播種後第3天就會有小芽發出來,發出的小芽有的是綠的,注意不要當作雜草拔掉。大約10天,小苗就會長大不少,發芽率應是不錯的。如果芽發很密,要適當的間掉一些長得弱的苗,否則後期長的太密,會影響光照和通風,到25天紅莧菜長得已經很高了,可以採摘了,但是旁邊會有一些還沒有長大的,不妨就在等二至三天,當紅莧菜長有6片真葉,15厘米高時就可以採摘了。
採摘:因受光照、溫度、土壤和養分等因素的影響,長到這個標準的時間不同,採摘時就要有一些方法和技巧了。
1.採摘時不要連根拔起,拔起就沒有了下一茬的繼續生長和採摘了。
2.在根上部留2-3根側芽處用剪刀剪下,這樣側芽會繼續生長。注意要用剪刀,如果用手掐斷很容易造成根部鬆動,影響生長。
3.採摘時,除了發芽晚、長得小的莧菜,其他的莧菜最好同時採摘完,這樣可以在第二茬生長過程中不會被同伴擋住陽光和空氣。
4.採摘後,讓它們休息一下,第二天給他們補充養分,施有機肥或者肥水都是可以,但一定要補充養分,否則第二茬的生長會大受影響。施肥後一定要澆水。掌握了採摘技巧,一茬一茬就可以吃上一夏天了。
責任編輯:唐洁
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並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